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相关知识问答一

时间:2013-07-27  来源:建设工程网  编辑:  打印

【免费】在线模拟考场,让考生边学边练!巩固学习效果>>
在线模拟考场,提供自动阅卷评分、全试题解析、考题讨论等功能,帮助学员模拟实战。
【精品班】考生第一年考试未通过 第二年半价重学!点击查看>>
房地产估价师:由建筑辅导界享有盛誉的权威专家授课,24小时专家在线答疑,7天内免费退换课!

学员提问:

1、如何理解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

2、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时发生效力和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

感觉这是矛盾的啊,请帮忙分析下。

建设工程网校回答:

我的理解:“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应属于例外。此规定属于特例。

能够引起物权设立或者消灭的事实行为,如用钢筋、水泥、砖瓦、木石建造房屋或者用布料缝制衣服,用木料制作家具,将缝制好的衣物抛弃或者将制作好的家具烧毁等。“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就是指房屋建成之时、衣服制成之时、书柜完成之时或者衣服被抛弃之时、书柜被烧毁之时,这些物的所有权或为设立或为消灭。这些因事实行为而导致的物权的设立或者消灭,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而不需要遵循一般的物权公示方法(不动产为登记,动产为交付)即生效力。

同时,我国存在许多因合法建造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物权的情况,这种情形下的建房有些虽然缺少登记行为,但不能将这种行为形成的建筑物作为无主财产对待,对其所有权法律承认归建房人所有。比如农民在宅基地上建造的住房,自建成之日起就取得该住房的所有权。但根据“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规定,此类合法建造的房屋,固然因建造完成而取得所有权,但如果按照法律规定应当办理登记而未登记的,所有权人其后的处分行为,不发生物权效力。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