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在线模拟考场,让考生边学边练!巩固学习效果>> 在线模拟考场,提供自动阅卷评分、全试题解析、考题讨论等功能,帮助学员模拟实战。 |
【通关班】一级建造师考生第一年考试未通过 第二年免费学习!点击查看>> 全部科目的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精讲班+考点串讲班+真题解析班+模考点评+不过免费重学 |
(一)背景资料(06考点)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北方沿海地区某高速公路B合同段施工任务,该段有一座36×40m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合同工期为十五个月;采用长度为40~50m、直径为Ф1.5m的桩基础,桥位处地层土质为亚粘土;下部结构为圆柱式墩、直径为Ф1.3m,柱顶设置盖粱,墩柱高度为4~12m,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
项目部为了降低成本,制定了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项目部的预制场和混凝土搅拌站布置示意图如下:
桩基础采用旋挖钻机成孔;墩柱钢筋骨架现场整体制作、吊装就位;墩柱施工采用钢模板,整体拼装完成后一次吊装就位;再在顶部钢筋四周插入木楔,让钢筋骨架居中,使钢筋保护层厚度得到有效控制。
项目部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提出了水泥、钢材、碎石和砂等几项大宗材料的采购计划,并邀请了几家材料供应商参加竞标。项目部组织了评标小组,为节约成本,评标的唯一标准就是价格,项目部最终选择了一家报价最低的材料供应商。
问题
1.说明背景材料中的预制场和搅拌站布置方式的优点。
2.背景材料中采用的墩柱钢筋保护层控制方法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3.项目部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应主要考虑哪四个方面的内容?
参考答案;
1.(本小题共4分)
(1)可以减少临时用地面积;(2分)
(2)可以降低场内运输费用(2分)
2.(本小题共3分)
不行。(1分)墩柱较高、钢筋骨架可能变形,应在钢筋骨架四周,从下到上的均匀设置垫块。(2分)
3.(本小题共4分)
(1)施工方法的确定(1分)
(2)施工机具的选择(1分)
(3)施工顺序的安排(1分)
(4)流水施工的组织(1分)
(二)背景
某公路路面工程,里程桩号为K5+000~K29+000,总长度为24kin.路面结构层分为级配砾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面层(单层)。建设单位(业主)希望施工单位尽可能用最短时间完成该路面工程施工。施工单位根据自己的能力准备组织2个路面施工队平行施工以完成该路面工程。每个路面施工队的施工能力相同各完成12kin.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底基层专业队组(班组)施工进度(速度)200m/d(已经包含各种影 响,下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150m/d,养生时间至少d,所需工作面的最小长度为1000m;沥青面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为160m/d,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1200m.要求施工单位用最快方式,根据上述给定条件组织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并绘制横道图和网络图。
2.问题
(1)评价采用2个路面施工队平行施工这种施工组织方式的前提条件和实际效果。
(2)计算各结构层工作的持续时间。
(3)分析和计算底基层与基层之间的搭接类型和搭接时距。
(4)分析和计算基层与面层之间的搭接类型和搭接时距。
(5)绘制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横道图。
3.分析与答案
(1)平行施工(作业)方式的主要特点是进度快,所需的资源量大。采用2个路面施工队的前提条件是该施工单位要有足够的专业设备和人员(即足够资源量)。从背景材料的描述,该施工单位具备此条件。采用平行施工方式能达到缩短工期的要求,2个路面施工队平行施工的组织方式能达到预期效果。
(2)各结构层工作的持续时间计算为底基层=12000/200=60d,基层=12000/150=80d,面层=12000/160=75d.
(3)因为底基层的速度快于基层,应选择STS(开始到开始)搭接关系,搭接时距计算结果为1000/200=5d.
(4)因为面层速度快于基层应选择FTF(完成到完成)搭接关系。搭接时距计算应该除以两者中较快的速度,时距=1200/160=7.5d,应该取8d(只入不舍)。考虑到养生至少7d,所以FTF=8+7=15d.工程工期=5+80+15=100d.
(5)绘制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横道图如下:
见教材第131页。
(如何理解搭间类型,可用前后两个人走路必须至少保持一定距离100m来理解。
前快后慢时,前面的人走了100m,后面的人马上开始走是越拉越大,所以是STS的搭接类型。
前慢后快时,前面的人尽可能走远些,后面的人估计差不多了才开始走,越走距离是越来越小,最理想的状态是,当前面的人走到终点时,还与后面对人距离100m.受以来是FTF的搭接类型。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