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建工网校 > 土地估价师 > 复习资料

2012年相关经济理论与方法近重要知识: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时间:2012-05-08  来源:建设工程网  编辑:  打印

【免费】在线模拟考场,让考生边学边练!巩固学习效果>>
在线模拟考场,提供自动阅卷评分、全试题解析、考题讨论等功能,帮助学员模拟实战。
【精讲班】独家辅导 全科9折优惠 全科通过率64.38%!点击查看>>
土地估价师:国内权威辅导专家共同执教,丰富的教学经验、实践经验,让您轻松过关!

一、会计要素的含义及其划分

会计要素是以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为基础的,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会计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六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1)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资产的确认必须符合四项标准:①资产的本质必须是一项经济资源;②资产应当能以货币计量;③资产必须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④资产包括各项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2)负债。是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债务的确认要符合以下标准:①负债是企业的债务责任,企业必须在约定的时间内偿还;②负债应以资产或劳务偿还;③负债能够用货币确切计量或合理估计。

(3)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它表明企业的产权关系。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应满足以下标准:①所有者权益的本质是一种权利;②所有者权益的范围是企业的净资产;③所有者权益的承受人是企业的投资人。

(4)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收入的确认应满足以下标准:①收入的本质是已实现的收入;②收入的范围是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

(5)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费用的确认应满足以下标准:①费用的本质是各种耗费;②费用发生的范围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③费用能予以对象化的部分是成本,即制造成本,不能予以对象化的部分就是期间费用,即直接计入营业损益的费用。

(6)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财务成果。也是收入与费用相比、相抵后的差额。

以上会计要素中,前三类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后三类是反映和计算企业财务成果的会计要素。

二、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又称会计平衡公式,是指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关系

的恒等式。会计等式有以下三种形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上述会计等式,表明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各种资产,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状况,表明企业拥有的全部资产都是债券人和投资者提供的。这一会计等式也是会计复式计账、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的基础。

2.收入-费用=利润

企业的目标就是从生产经营活动中获取收入,实现盈利。企业在取得收入的同时,必然要发生相应的费用。只有通过收入与费用的比较,才能计算确定一定期间的盈利水平,确定当期实现的利润总额。这一等式表明,经营成果与相应期间的收入和费用关系。

3.资产=负偾+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由于所有者是企业的投资者,企业实现的利润应当且只能归属于所有者。利润的实现,意味着所有者在企业中的权益数额增加。因此得出如下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该式表明了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之间的相互关系。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