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在线模拟考场,让考生边学边练!巩固学习效果>> 在线模拟考场,提供自动阅卷评分、全试题解析、考题讨论等功能,帮助学员模拟实战。 |
【精讲班】独家辅导 全科9折优惠 全科通过率64.38%!点击查看>> 土地估价师:国内权威辅导专家共同执教,丰富的教学经验、实践经验,让您轻松过关! |
核心内容: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2013年土地估价师考试,建设工程网校特整理了《理论与方法》模拟题及答案,敬请关注!
一、判断题(共20题,题号1-20,每题0.5分,共10分。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或错误,并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认为正确的涂“√”,认为错误的涂“X”。答题错误倒扣0.5分,本题总得分最多扣至0分)
1、垄断地租是指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垄断所取得的地租。(X)
解析:垄断地租的形成,除了土地所有权垄断这个前提外,还因某些土地具有的特殊的自然条件。具有特殊自然条件的土地能够生产某些特别名贵而又非常稀缺的产品。这些商品的生产者凭借垄断经营形成垄断价格,便可获得垄断价格与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即垄断利润。这部分利润经由租地资本家转交给土地所有者后形成垄断地租。因此,垄断地租是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而转化成的地租。
2、估价上的折旧注重的是价值的减损,而会计成本上的折旧注重的是原始取得价值的摊销与收回,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3、城市规划与建设充分选择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是城市规划布局的一项重大经济原则。(√)
4、一般情况下,采用双方协议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出让金不得低于按国家规定所确定的最低价,但国家级重点工程除外。(X)
解析:采用双方协议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出让金不得低于按国家规定所确定的最低价,是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
5、在城市规划中,对用途、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的规定,对地价有重要的影响。(√)
6、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分为一般因素、区域因素和社会因素。(X)
7、地租的占有是土地使用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X)
解析:地租的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
8、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是资本主义地租的两种基本形式。(X)
9、影响土地区位的行政因素主要是城镇规划。(√)
解析:影响土地区位的行政因素主要是城镇规划。城镇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合理安排好城镇各类用地,虽然规划涉及的土地利用是未来的目标,但土地区位的优劣在现实的土地市场中就会表现出来。 10、绝对地租的实质和来源是社会其他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X)
11、土地估价必须依据充足的土地市场资料,土地价格的形成最终取决于土地交易双方。(√)
12、杜能在地租模型中引入了区位平衡概念,从而解决了城市地租的计算问题。(×)
解析:阿兰索的地租模型引入区位平衡概念,成为新古典主义地租模型的杰出代表。
13、建筑物因物理因素和功能因素产生的折旧与使用状态有关,而经济折旧与使用状态无关。(X)
解析:折旧在经济上的因素,是指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上不合理或不适应的因素。因此,经济折旧与使用状态有关。
14、采用成本法评估古建筑物时常用重置成本代替重置价格。(X)
解析:建筑物的重置价格有两种情况,一般情况下,特殊有保护价值的建筑物采用重建成本,普通建筑物适用重置成本。
15、在我国,地价管理政策主要指针对土地市场上地价水平、地价标准、土地交易价格等制定的一系列调控政策。(√)
16、对于国家提前收回的土地,国家应根据土地使用者已使用的年限和开发、利用土地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补偿,补偿的标准一般以基准地价为依据。(X)
解析:补偿应根据交易活动中,向国家申报并已得到认可的土地交易价格为基础,作为财产性质补偿的依据。同时考虑土地使用者的土地再投入开发情况和已使用年限应支付地价的实际情况。
17、当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格与市场价格明显不相符时,市、县人民政府有优先购买权。(X)
解析:当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时,市、县人民政府有优先购买权。
18、城市分区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为详细规划规划管理提供依据。(√)(2002年)
19、城市是非农业人口集中聚居的地方,人口规模是划分城市和乡村的唯一标志。(X)
20、城市用地标准和各类用地指标,直接涉及到城市发展规模和城市用地结构,是衡量城市规划合理与否的唯一经济指标。(X)
二、单项选择题(共50题,题号21-70,每题1分,共50分。每题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字母涂黑。选错不得分、不倒扣分)
21、土地除了以价格表示外还可以用(C)表示。
A、年租
B、货币
C、租金
D、年期
22、容积率是建筑用地中总建筑面积与(B)之比。
A、建筑基底面积
B、总用地面积
C、楼层数
D、建筑密度
解析:容积率指建筑用地中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在限制容积率的地区,容积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所限制地区的地价高低。
23、申报地价和公告地价是按(C)划分的。
A、土地权利分类
B、土地价格的形成方式
C、政府管理手段
D、土地价格表示方法
24、商业服务业的规模等级与土地利用的集聚效用成(A)关系。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互补
D、不相干
25、(B)是政府为管理土地市场,由专业部门、专业人员评定的土地等级和区域的平均价格。
A、交易底价
B、基准地价
C、课税价格
D、申报地价
26、不同地区地价存在差异,原因是(A)。
A、一般因素不同
B、用途不同
C、个性差异
D、规划不同
27、在影响土地价格的诸因素中,繁华程度属于(B)。
A、一般因素
B、区域因素
C、个别因素
D、经济因素
28、如某一城市由县级市上升为地级市,称之为(A)。
A、级别升格
B、级别上升
C、级别不变
D、级别增加
解析:行政隶属变更一般都会引起当地土地价格的变动。通常分为以下两类,一是级别升格,如某一城市由县级市上升为地级市,或某非建制镇上升为建制镇等等;另一类是级别不变,其管辖权由原地区划归另一地区。
29、(C)是征收土地增值税和征用土地补偿的依据。
A、课税价格
B、申报地价
C、公告地价
D、基准地价
解析:按政府管理手段分类,公告地价是政府定期公布的地价,它一般是征收土地增值税和征用土地补偿的依据。
30、根据马克思地租理论,(D)是源于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A、级差地租与垄断地租
B、绝对地租与垄断地租
C、矿山地租与垄断地租
D、级差地租与绝对地租
多项选择题(共20题,题号71~90,每题2分,共40分。每题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字母涂黑。多选或错选不得分、不倒扣分;少选但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得0.5分)
71、土地价格与一般物价相比,自身具备的特性有(ABCD)。
A、表示方式不同
B、地价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个别性
C、土地无折旧
D、市场结构不同
72、影响地价的区域因素包括(ACD)。
A、繁华程度
B、人口因素
C、交通条件
D、城市规划限制
73、影响地价的交通条件包括(ABCD)。
A、对外联系便利程度
B、道路状况
C、公共交通状况
D、路网密度
74、人口因素对地价的影响与(BCD)密切相关。
A、人口数量
B、人口密度
C、人口素质
D、家庭人口构成
解析:人口状态是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对地价的影响与人口密度、人口素质和家庭人口构成密切相关。
75、评估价格包括(ABD)。
A、交易底价
B、基准地价
C、申报地价
D、拍卖底价
76、区位就是(ACD)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
A、自然地理区位
B、社会地理区位
C、经济地理区位
D、交通地理区位
77、下列产品中,(AC)属于“杜能圈”中草田轮作区。
A、谷物
B、粮食
C、畜产品
D、黑麦
78、下列(AB)属于影响土地区位的自然因素。
A、地形坡度
B、环境质量
C、能源
D、给水状况
解析:自然因素是影响土地区位的重要因素之一。环境质量、地形坡度、土地承载力、洪水淹没及排水状况、地质构造以及城市的自然景观都会对土地区位的优劣产生影响。
79、影响土地区位的主要因素包括(ABD)。
A、社会经济因素
B、自然因素
C、交通因素
D、行政因素
80、中心地体系基本模型的原则(ABD)。
A、市场原则
B、交通原则
C、区域原则
D、行政原则
81、建筑物价格的特点有(BD)。
A、时间的无限性
B、建筑物价格的递减性
C、建筑物价格不受区域限制
D、建筑物价格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82、下列选项中那些属于房屋总建筑成本(ABD)。
A、勘察设计费
B、主体结构工程的建筑
C、房屋建成后发生的利息支出
D、装修费用
83、关于重置成本和重建成本说法正确的是(AC)。
A、重建成本适用在特殊有保护价值建筑物评估
B、重置成本比重建成本高
C、重置成本适用在普通建筑物建筑物评估
D、重建成本=重置成本
84、下列关于建筑物折旧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A、物理折旧属于有形折旧,是建筑实体所产生的磨灭
B、功能折旧属于无形折旧,是建筑物功能落后或不合适而引起的折旧
C、经济折旧属于无形折旧,是使用过程中经济上不合理或不适应产生的折旧
D、物理、功能、经济折旧三者是相互独立的,并不共同作用在建筑上。
解析:三类因素对建筑物折旧的影响并不是相互独立作用的,物理的折旧会引起功能的折旧,功能折旧又会反映到经济的折旧,可见三者互为因果关系。
85、常用的资产评估方法有(ABCD)。
A、重置成本法
B、现行市价法
C、收益现值法
D、清算价格法
86、影响建筑物的环境因素有(BC)。
A、建筑结构
B、建筑年代
C、建筑物朝向
D、建筑设计
87、城市总体规划基本内容包括(BCD)。
A、人口规划
B、发展规划
C、布局规划
D、工程规划
88、地貌条件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那些方面(ABD)。
A、地形
B、地势
C、地带
D、各类地貌
89、地形影响城市的(ACD)。
A、分布位置
B、人口规模
C、平面结构
D、空间布局
解析:地形影响城市的分布位置、平面结构和空间布局。
90、按城市性质划分,我国城市大体可分几类,其中包括(ABCD)。
A、工业城市
B、交通港口城市
C、中心城市
D、县城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