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建工网校 > 建筑师 > 复习资料

二级建筑师《建筑结构》辅导资料(4)

时间:2012-03-22  来源:建设工程网  编辑:  打印

【免费】在线模拟考场,让考生边学边练!巩固学习效果>>
在线模拟考场,提供自动阅卷评分、全试题解析、考题讨论等功能,帮助学员模拟实战。
【精讲班】独家辅导 国内权威辅导专家共同执教 让您轻松过关!点击查看>>
一二级建筑师:考试教材编委、权威辅导专家宋卫东、曹明铭、吴新江等担任主讲

2.3确保外墙抹灰质量

(1)抹灰前对基层进行浇水湿润。外墙抹灰到一步脚手架甩搓时,在搓端抹实压平、定浆后,用尺板贴着,用铁抹子切成反搓。当下层接搓抹灰前,向搓内充分洒水浸润,然后刷一道素水泥浆,待浆液吸入墙体后再抹灰。

(2)抹灰工程应分层进行。为了增强抹灰层的抗裂能力,在砂浆中掺入一定量的聚丙烯纤维。

(3)因为砼与砌体的线膨胀系数差异较大,所以易引起砌体与砼梁板交接处抹灰层开裂。施工中应按照《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规定:“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用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当采用加强网时,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l00mm”。同时对框架柱、梁表面进行甩浆处理,以利抹灰砂浆粘结牢固。

2.4确保外墙面砖的施工质量

(1)镶贴面砖前,先检查找平层有无空鼓、起壳、裂缝和不平处,如有应及时修补合格,然后用纯水泥浆(掺10%802胶)满刷一遍。

(2)面砖采用1:1水泥细砂浆镶贴,并压紧搓挤到位,浆缝饱满,确保面砖无空鼓。

(3)为提高外墙砖缝防水能力,采用掺加水泥用量20%益胶泥的水泥砂浆勾缝,并做到接缝平直、光滑,填嵌连续密实,宽度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5外墙节点细部处理

(1)窗台向外坡度应大于5%

(2)窗上口面砖作鹰嘴处理

(3)阳台面砖作45°倒口后,用水泥砂浆(掺20%益胶泥)做表面抹缝处理。

(4)外墙塑钢窗外沿采用发泡聚氨酯塞缝,外墙面砖施工完后,沿外框打密封胶防水。

1.地震

由于地下岩层构造状态突然破裂、或由于局部岩层塌落、火山喷发、核爆炸等原因产生振动,并以波的形式传到地面引起地面颠簸和摇晃,这种地面运动就叫做地震。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所指的地震是由于岩层构造状态突然发生破裂引起的地震。

2.震级

衡量一次地震大小的等级。用符号“m”表示,一般称为里氏震级。

(1)m=2~4的地震为有感地震。

(2)m>5的地震,对建筑物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3)m>7的地震,称为强烈地震或大地震。

3.地震烈度

指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4.多遇地震烈度

设计基准期50年内,超越概率为63.2%的地震烈度。

5.基本烈度

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标明的地震烈度。1990年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标明的基本烈度为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

6.罕遇地震烈度

设计基准期50年内,超越概率为2%一3%的地震烈度。

7.抗震设防烈度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可采用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标明的基本烈度。

8.地震作用

地震作用是地震动影响结构后,结构产生的动态反应(如速度,加速度,变形)。地震作用不是直接的外力作用,而是结构的地震时的动力反应,是一种间接作用。地震作用的大小与地震动的性质和工程结构的周期、阻尼等动力特性有关;地震作用分为水平地震作用、竖向地震作用和扭转地震作用。

9.超越概率

一定地区范围和时间范围内,发生的地震烈度超过给定地震烈度的概率。

10.抗震设防标准

衡量抗震设防要求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和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确定。

11.设计地震动参数

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加速度(速度、位移)时程曲线,加速度反应谱和峰值加速度。

12.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加速度的设计取值。

13.抗震概念设计

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14.抗震措施

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15.抗震构造措施

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要计算而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要求。

16.设计特征周期

抗震设计用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反应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的下降段起始点对应的周期值。

17.场地

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应谱特征。其范围相当于厂区、居民小区和自然村或不小于1.0k㎡的平面面积。

(一)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

建筑物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4类。

1.特殊设防类(甲类建筑)

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破坏会导致严重次生灾害、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或特别重要的建筑。

2.重点设防类(乙类建筑)

地震震灾发生后必须维持正常使用或者救灾需要的建筑物、人员大量集中的公共建筑物及地震破坏会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和国民经济重大损失的建筑物。

3.标注设防类(丙类建筑)

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

4.适度设防类(丁类建筑)

次要建筑,一般指地震破坏或倒塌不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经济损失的建筑。如储存价值低的物品或人员活动少的单层仓库建筑。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