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建工网校 > 建筑师 > 复习资料

2014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复习资料(7)

时间:2013-12-27  来源:  编辑:  打印

【免费】在线模拟考场,让考生边学边练!巩固学习效果>>
在线模拟考场,提供自动阅卷评分、全试题解析、考题讨论等功能,帮助学员模拟实战。
【精讲班】独家辅导 国内权威辅导专家共同执教 让您轻松过关!点击查看>>
一二级建筑师:考试教材编委、权威辅导专家宋卫东、曹明铭、吴新江等担任主讲

核心内容:建设工程网校针对历年考试情况,特为广大学员搜集整理了相关科目的备考资料,供学员复习参考。   

环境心理学、生态与科学与持续建筑

一、绪言

环境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

1.把环境一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

2.强调环境一行为关系是一种交互作用关系;

3.几乎所有的研究课题都以实际问题为取向,即都计划用来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其 基础理论和内容都直接来源于实际研究;

4.具有浓厚的多学科性质。涵盖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规划与设计、环境保护、人文地理学、文化人类学、生态学等多门学科;

5.以现场研究为主,采用来自多学科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折中研究方法。

二、环境知觉理论

1.格式塔知觉理论

2.生态知觉理论

3.概率知觉理论。

三、环境认知和认知地图

人在物质环境中活动,必须为自身定位和寻址,并在行动之前理解环境所包含的意义。人识别和理解环境有赖于在记忆中重现空间环境的形象。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称为“意象”或“表象”,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被称为“认知地图”。“认知地图”是格式塔心理学的术语。美国城市规划专家凯文•林奇提出城市认知地图由五个基本要素组成,即:路径、标志、节点、区域和边界。认知地图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自己和环境的关系,确定目标的空间方位、距离,寻找到达目标的路径,并可建立起个人对环境的安全感和控制感。认知地图还是人们接受新环境信息的基础。一个城市有着大多数人公认的重要元素,它们构成城市的公共意象,亦即公共的认知地图。清晰的城市公共认知地图,有助于市民的公共活动和社会交往。认知地图的研究方法虽受到个人绘图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局限,还受到样本来源的影响,但是简便易行,具有形象、直观的优点,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使用者对环境的记忆与评价,其有效性与可靠性已获得广泛认可,并得到推广应用。

研究环境一行为关系的理论

四、研究环境一行为关系的理论

1.唤醒理论。环境刺激对人产生的直接效果是提高唤醒水平,无论刺激是令人愉快还是不愉快的。唤醒理论试图说明唤醒与情绪、绩效的关系,环境刺激与感觉评价的关系等等。

2.环境应激理论。令人不愉快的刺激所引起的紧张反应称为应激。了解应激对人的影响,在设计中帮助环境使用者避免不必要的环境应激,有利于人的健康,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

五、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1.个人空间是个人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的空间范围。他人对这一空间的侵犯与干扰会引起个人的焦虑和不安。个人空间范围的度量,可以采用模拟法、现场研究或实验室试验。个人空间起着自我保护作用,是一个针对来自情绪和身体两方面潜在危险的缓冲圈,以避免过多的刺激,导致应激的过度唤醒、私密性不足或身体受到他人攻击。人际距离决定交往方式,可分为密切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和公共距离。

2.私密性是指对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的选择与控制。需要物质环境从空间大小、边界的封闭与开放等方面,为人们的离合聚散提供不同层次和多种灵活机动条件的特性。

3.领域性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是所有高等动物的天性。领域可分为主要领域、次要领域和公共领域三类。领域具有组织功能、私密性和控制感,并有安全防卫功能。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