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建工网校 > 建筑师 > 复习资料

2014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复习资料(4)

时间:2013-12-17  来源:  编辑:  打印

【免费】在线模拟考场,让考生边学边练!巩固学习效果>>
在线模拟考场,提供自动阅卷评分、全试题解析、考题讨论等功能,帮助学员模拟实战。
【精讲班】独家辅导 国内权威辅导专家共同执教 让您轻松过关!点击查看>>
一二级建筑师:考试教材编委、权威辅导专家宋卫东、曹明铭、吴新江等担任主讲

核心内容:建设工程网校针对历年考试情况,特为广大学员搜集整理了相关科目的备考资料,供学员复习参考。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一、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建筑特征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和支配下形成的。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条件变化很大,各民族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各有不同,因而形成许多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而全国大部分地区则使用木构架承重的建筑,数千年来,帝王的宫殿、坛庙、陵墓以及官署、佛寺、道观、祠庙等都普遍采用,也是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主要代表。由于它的覆盖面广,各地的地理、气候、生活习惯不同,又使之产生许多变化,在平面组成、外观造型等方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繁盛景象。

木架建筑如此长期、广泛地被作为一种主流建筑类型加以使用,必然有其内在优势。这些优势大致是:

(一)取材方便

在古代,我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是茂密的森林,包括黄河流域,也曾是气候温润、林木森郁的地区。加之木材易于加工,利用石器即可完成砍伐、开料、平整、作榫卯等工序(虽然加工非常粗糙)。随着青铜工具以及后来的铁制斧、斤、锯、凿、钻、刨等工具的使用,木结构的技术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并由此形成我国独特的、成熟的建筑技术和艺术体系。

(二)适应性强

木架建筑是由柱、梁、檩、枋等构件形成框架来承受屋面、楼面的荷载以及风力、地震力的,墙并不承重,只起围蔽、分隔和稳定柱子的作用,因此民间有“墙倒屋不塌”之谚。房屋内部可较自由地分隔空间,门窗也可任意开没。使用的灵活性大,适应性强,无论足水乡、山区、寒带、热带,都能满足使用要求。

(三)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木构架的组成采用榫卯结合,木材本身具有的柔性加上榫卯节点有一定程度的可活动性,使整个木构架在消减地震力的破坏方面具备很大的潜力,许多经受过大地震的著名木架建筑如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佛宫寺塔(二者均为辽代建筑,建成已千年)都能。能很好地保存至今,就是有力的证明.

(四)施工速度快

木材加工远比石料快,加上唐宋以后使用了类似今天的建筑模数制的方法(宋代用“材”,清代用“斗口”),各种木构件的式样也已定型化,因此可对各种木构件同时加工,制成后再组合拼装。所以欧洲古代一些教堂往往要花上百余年才能完成,而明成祖兴建北京宫殿和十王府等大规模建筑群,从备料到竣工只有十几年。嘉靖时承建紫禁城三大殿也只花3年,而西苑永寿宫被焚后仅“十旬”(百日)就重建完成。

(五)便于修缮、搬迁

榫卯节点有可卸性,替换某种构件或整座房屋拆卸搬迁,都比较容易做到。历史上也有宫殿、庙宁拆迂异地重建的例子,如山西永济县永乐宫,是一座有代表性的元代道观,整体建筑群已于20世纪50年代被拆卸迁移至芮城县境内。

由于木架建筑所具有的上述优势,也由于古代社会对建筑的需求没有质的飞跃,木树尚能继续供应,加上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没有强有力的外来因素的冲击,因此木架建筑一直到1 9世纪末、20世纪初仍然牢牢地占据着我国建筑的主流地位。

二、木构架的特色

我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穿斗式与抬梁式两种。除此以外还有不少变体和局部利用斜杆组成三角形稳定构架的做法。

穿斗式(或称“串逗”式)木构架的特点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这种木构架广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

抬梁式木构架的特点是: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当柱上采用斗供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拱上,这种木构架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宁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相比之下,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如居室、杂屋)才能使用;而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粱,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问,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因此,南方的一些庙宁、厅堂也多混合使用这二者。

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为了防寒保温,建筑物的墙体较厚,屋面设保温层(一般用士加石灰构成),再加上对雪荷载的考虑,建筑物的椽檩枋的用料粗大,建筑外观也显得浑厚凝重;反之,南方气候炎热,雨量丰沛,房屋通风、防雨、遮阳等问题更为重要,墙体薄(或仅用木板、竹笆墙),屋面轻,出檐大,用料细,建筑外观也显得轻巧。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