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复习窍门

时间:2011-05-24  来源:  编辑:  打印

【免费】在线模拟考场,让考生边学边练!巩固学习效果>>
在线模拟考场,提供自动阅卷评分、全试题解析、考题讨论等功能,帮助学员模拟实战。
【VIP保过班】考生第一年考试未通过 第二年免费学习!点击查看>>
环境影响评价师:全部科目的精讲班+考题解析班+串讲班+模考班+不过重学

3、对技改、扩建项目的环评,执行总量控制、清洁生产、达标排放、以新带老、增产不增污等环境保护相关规定,对新建项目按地区执行“排污总量控制”的环保规定。

1、通过实例列出该项目应执行的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或者给出一些法律法规可以判断出应选哪些

2、以新带老、总量控制(老企业按原指标,新企               业由地方环保部门定总量调控计划)

3、项目评价要执行的国家、地方、行业政策

3.2项目分析

1、生产工艺

(1)根据设计文件对项目各工序(分厂、车间、工段、设备装置等)的生产工艺进行描述说明,并绘出生产工艺流程图。

(2)产污环节:在分析工艺流程的同时,对各生产工序的产污环节、所排污染物用图的形式说明。

(3)源强计算:采用实测、手册参数、类比和物料平衡法计算,具体选用何法取决于源强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评价中产生的所有污染源其源强都要逐一进行计算或核算,对设备噪声源强可实测或类比,然后列出源强表,各源在计算核算基础上列表汇总。

工艺分析要点:根据工艺流程分析各产污环节,计算各源强(点、面、正常、非正常)叙述分析主要污控措施及效果;列出污染物排放量及三本帐

2、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根据生产工艺、装备水平使用清洁能源情况、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产污指标、废物综合利用指标、结合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已发布的)、行业统计分析结果,以及国内外类似企业先进指标等进行比较分析。

清洁生产的量化比较,不同行业按实际情况进行,已发布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按标准分析对照,没发布的,则按行业指标进行分析比较。

3、工业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要求和要点

1)名称、地点、建设性质

2)内容、规模、方案

3)原辅料、燃料消耗、落实污染物去向

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先进性的体现)

5)占地及绿化

6)工作制度、劳动定员(计算年源强用)

7)投资、进度(确定环保投资,施工期影响)

8)生产系统物料平衡

9)主要污染源及污染控制措施(名称、产生量、净化率、削减量、排放方式)

4、分析规划方案

即项目总体设计方案分析。主要从环保角度出发,对项目设计的多个生产工艺方案、总图布置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对不同时期建设规模进行合理性分析。确定选址、总图布置的合理性。

1.能绘制工艺流程图,排污结点图。

2.给出有关参数的条件下能正确计算出源强。

3.会进行清洁生产分析。

4.掌握工程分析的基本要求和要点。

5.能列出污染物排放量及“三本帐”。

6.会有关物料平衡的计算。

7.会从环保角度合理判断分析项目规划方案。

3.3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方案的确定

1、识别环境因素与筛选因子

根据排污种类、结合拟建厂址地区环境要素,识别项目对环境产生污染影响的环境要素,采用矩阵表并按施工期、生产期、服务期满(渣场、垃圾填埋、核设施等)分别进行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社会)的识别,在识别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特点,将评价因子列出清单,筛选出评价因子(特征因子、关心因子等)。

2、判断主要环境问题

根据工程(如排放量大、特殊因子)结合环境敏感性和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判断项目建设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主要环境问题。

3、选择评价标准

包括质量标准、排放标准、毒性鉴别标准等

根据地方功能区划及环保局的批复,结合项目排污,确定采用标准和级别。若未划定功能区划则依据质量状况提出建议标准,待环保局批准后按批准意见执行。

4、确定评价等级和范围

根据排污量按照导则要求确定工作等级和范围。

5、确定评价重点

根据排污特征、厂址区域环境现状敏感性,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所需解决的问题确定评价重点。

6、设置评价专题

根据排污特征、要素敏感性、结合有关影响评价要求,设置相关的影响预测评价专题。

1.给出实例做环境因素、因子的筛选识别。

2.能判断项目的主要环境因素及环境问题。

3.能判断项目应使用的评价标准。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相关内容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