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复习窍门

时间:2011-05-24  来源:  编辑:  打印

【免费】在线模拟考场,让考生边学边练!巩固学习效果>>
在线模拟考场,提供自动阅卷评分、全试题解析、考题讨论等功能,帮助学员模拟实战。
【VIP保过班】考生第一年考试未通过 第二年免费学习!点击查看>>
环境影响评价师:全部科目的精讲班+考题解析班+串讲班+模考班+不过重学

1、生态类项目工程分析技术要点

技术要点主要内容

组成完全主体、辅助、公用、配套、储运(大临)、办公生活

重点明确重点工程项目(位置、规模、环境背景)

全过程分析选址选线、设计方案、建设期、运营期、退役期

施工方式采用技术、施工时序

营运方式调度方式、运营期限、环境影响

污染源分析污染因子、产污环节、源强、排放方式、纳污环境

2、工程概况:包括名称、位置、目标等,可用工程特性表表述(注意不可漏掉与环境影响有关的项目,如下泄流量、移民方案等)

生态类项目工程分析一般应考虑:

(1)施工:场地布置、料场、渣场、交通运输、机械设备运行、施工人员活动

(2)占地和淹没:范围、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生物量变化等

(3)工程存在与运行:生态破碎与阻隔、水资源分布与改变、水文情势变化、建筑物阻隔等

(4)移民安置:安置方式、专业项目设施改建、城镇迁建等

3、替代方案

就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做同等深度的比选。

2.3现状调查与评价

1、现状调查

(1)基本要求:根据工程特性和影响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各单项环评的工作等级

(2)调查方法:资料法、现场调查、遥感

(3)调查范围:为工程影响范围,各环境要素的调查范围应根据受影响区域的环境特点结合评价等级确定

(4)调查内容:自然、社会环境,及各要素(气水声)

2、现状评价

(1)应根据相关标准对各要素评价,分析主要环境问题

(2)生态现状评价一般需阐明生态系统类型、基本结构和特点

3、敏感区、敏感点与保护目标(见技术方法相关章节)

2.4环评基本方案的确定(大纲)

1、识别与筛选评价因子

影响主体:全面性、全过程

影响受体:类型与组成、特点与状态、敏感问题、资源问题

效应:性质(正负、可逆、累积)、程度(强度、长短)范围(直接间接)、可能性

2、判别主要因素及问题

核查表法、矩阵法(环境要素、工程要素列表)

3、选择评价标准

功能区决定标准

4、确定评价等级和范围

由环境影响产生范围

生态系统整体性要求、相关关系及地理或水文等环境界域

环境影响决定等级

5、确定评价重点

根据工程分析、影响因素识别的结果确定

2.5环境影响预测

生态类项目的预测方法:类比法、生态机理分析法、图解法、图形设置法、专业判断法、景观生态分析、数学模型法、物理模型法等,能定量的尽量定量。

2.6环境保护措施和分析

生态类项目制定环保措施的原则:

预防为主、最小化、减量化、补偿重建。在预测分析后,针对工程不利影响的对象、范围、时段、程度,根据环保目标要求,提出预防、减免、恢复、补偿、管理、监测等对策措施。

工程设计本身也有一些具体的环保作用和功能,对这些措施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可性和预防效果分析。

生态保护措施基本原则要求

(1)体现法规严肃性(不可随意调整保护区)

(2)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战略

(3)体现产业政策、环保政策、资源政策

(4)满足服务对象要求:建设者、设计者、管理者

(5)符合生态科学原理(可行、有效)

(6)全过程评价与管理

(7)针对性:重点目标、因地制宜、措施到位

(8)可行性:技术可行、经济可行、管理可达

减少生态影响的工程措施(见技术方法)

设计

施工

管理

制定监督管理计划

包括环境管理计划、环境监测计划、施工期监理计划(范围、内容、方式、制度)

2.7结论分析

1、工程开发内容

2、现状

3、预测

4、措施

5、可行性

6、填表:建设项目审批登记表

3建设项目环评----工业类项目

3.1法律法规、相关政策的应用

1、结合项目相关的环境要素、排污特征、周围环境功能等分析要执行的法律法规,将此列为评价依据;在编写中注意重视项目的符合性,不得违反。与项目无关的可不作为依据。必须客观公正。

2、根据项目内容分析其对有关环保及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如总量控制、清洁生产、达标排放、行业准入条件等,针对项目及环境情况,将规定及产业政策列为依据,并始终执行。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相关内容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