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在线模拟考场,让考生边学边练!巩固学习效果>> 在线模拟考场,提供自动阅卷评分、全试题解析、考题讨论等功能,帮助学员模拟实战。 |
【课程推荐】网校开设基础学习班、习题精讲班、冲刺串讲班!点击查看>> 咨询工程师:由建筑辅导界享有盛誉的权威专家授课,24小时专家在线答疑,7天内免费退换课! |
核心内容:建设工程网校针对历年考试情况,特为广大学员搜集整理了相关科目的备考资料,供学员复习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由( )组成。
A.三级、三类规划
B.四级、四类规划
C.三级、四类规划
D.四级、三类规划
2.国家级专项规划应组织专家论证。按规定,参加论证的其他相关领域专家不得少于专家总数的( )。
A.1/5
B.1/4
C.1/3
D.1/2
3.除特殊情况外,国家级专项规划应在批准后( )内向社会公布。
A.一周
B.二周
C.一个月
D.二个月
4.负责组织省级专项规划草案论证的机构是( )。
A.省级人民政府
B.省级人民政府会同上一级发展改革部门
C.省级发展改革部门
D.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
5.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发展规划必须是以( )为基础的。
A.市场
B.经济
C.政治
D.国家调控
6.我国规划体系中的末端规划是( )。
A.省级规划
B.总体规划
C.市县级规划
D.专项规划
7.跨省(区、市)的区域规划是编制区域内省(区、市)级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 )。
A.关键
B.依据
C.条件
D.保证
8.国家总体规划、省级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5年,可展望到( )年以上。
A.10
B.5
C.11
D.6
9.编制规划的前期工作,一般从新规划期的前( )年时间开始。
A.三
B.两
C.五
D.四
10.同级专项规划之间衔接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由( )协调决定。
A.本级人民政府
B.省级政府
C.县级政府
D.乡级政府
11.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的措施手段应以( )的政策措施为基础,增强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A.局部规划
B.总体规划
C.综合规划
D.地区规划
12.( )规划的内容是总体规划发展重点的具体化,是对综合性计划任务的进一步延伸和细化,应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
A.专项
B.地区
C.综合
D.局部
13.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规划编制部门,认真做好衔接工作,并自收到规划草案之日起( )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规划部门反馈意见。
A.20
B.10
C.30
D.40
14.规划草案在送审之前必须进行( ),并由组织论证的单位提出论证报告。
A.论证
B.审核
C.批准
D.讨论
15.规划的( ),是把国家总体规划分解下达到各部门和各省,并逐级采取不同形式下达到实施规划的各个单位。
A.公布与落实
B.下达与执行
C.公布与执行
D.下达和落实
16.在建立指标体系时,结构调整的一般指标是( )。
A.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
B.生产力水平
C.科技水平
D.综合国力水平
17.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估,叫做( )。
A.模糊综合评估法
B.综合评估法
C.系数法
D.层次分析法
18.主成分分析法是通过变量变换的方法把相关的变量变为若干(.)的变量。
A.相联系
B.相互矛盾
C.不相关
D.相等
19.( )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手段。
A.专项规划
B.总体规划
C.综合规划
D.政府规划
20.专项规划内容应达到的要求是( )。
A.符合国家总体规划
B.符合国家安全需要
C.符合国家生产力发展
D.发展任务不必具体明确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1.下列关于我国规划编制前期工作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编制跨省(区、市)区域规划,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省(区、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B.规划编制工作所需经费,由编制规划的部门与同级财政部门会商后列入部门预算
C.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应采用招标投标等竞争方式选择承担单位
D.编制规划的前期工作,一般从新规划期之前两年开始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