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预习笔记(3)

时间:2013-11-13  来源:  编辑:  打印

【免费】在线模拟考场,让考生边学边练!巩固学习效果>>
在线模拟考场,提供自动阅卷评分、全试题解析、考题讨论等功能,帮助学员模拟实战。
【课程推荐】网校开设基础学习班、习题精讲班、冲刺串讲班!点击查看>>
咨询工程师:由建筑辅导界享有盛誉的权威专家授课,24小时专家在线答疑,7天内免费退换课!

核心内容:建设工程网校针对历年考试情况,特为广大学员搜集整理了相关科目的模拟试题集,供学员复习参考。   

第三节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坚持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当前的根本着眼点是用新的发展思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新型工业化的特征

 

  一是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二是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四是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新型工业化要解决的问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紧紧抓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着力解决产业结构层次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的问题。

 

  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坚持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再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原则

 

  1)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2)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

 

  3)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防止和纠正强求一律、盲目攀比、急于求成等问题,不搞形式主义。

 

  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考试大&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

 

  科技创新体系

 

  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建设创新型国家

 

  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要进一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大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党政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支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目的是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生产率。

 

  要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1)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

 

  (2)要坚持立足国内的基本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安全供应为基础、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为主线,加大国内能源勘探力度,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发水能资源,加快发展核电,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推广清洁能源。

 

  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进行合理的功能区划。

 

  (2)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

 

  (3)重点要抓好水污染防治,保障城乡饮用水源安全;

 

  (4)加快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5)加快土壤污染治理,保障食品安全。

 

  (6)提高环境监管执法能力,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坚持改革开放说到底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1)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2)不失时机地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

 

  (3)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4)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1)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2)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社会政治建设

 

  (3)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4)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是坚持好、发展好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专政的国家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重大创造,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

 

  这个制度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民族区域自治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

 

  基层

 

  发展基层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社会主义最广泛的实践健全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四个)制度,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三个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四个权利)等权利。

 

  依法治国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政治体制改革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必须遵循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原则。

 

  尊重和保障

 

  尊重和保障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发展中国家,生存权、发展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我们尊重国际社会关于的普遍性原则,但普遍性原则必须与各国国情相结合。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体要求

 

  1.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必然要求

 

  2.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3.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4妥善处理矛盾,努力消除不和谐因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