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认证工作的几个误区(2)

时间:2010-09-15  来源:  编辑:  打印

【免费】第一时间获得质量专业技术资格报名查分信息!点击注册>>
考试报名、分数查询、证书领取、证书注册第一时间通知您!赶快注册吧
【必看】初、中级质量资格 权威辅导专家共同执教 让您轻松过关!点击查看>>
开设精讲班、考题预测班,权威辅导专家赵彦玲、刘国通、于善奇、师树东等担任主讲

  四.所谓“出口产品企业才需要质量认证”

“出口产品企业才需要质量认证”的说法明显是错误的。

不可否认,企业通过质量认证对提高产品信誉,消除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便于进入国际市场,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但这不是质量认证的唯一目的。质量认证更重要的作用在于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如果企业仅仅是为拿到一张证书而进行的质量认证,那是枉费心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意味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融为一体,国内市场的竞争与国外市场的竞争同样激烈。产品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质量的竞争,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无疑要增加质量筹码,必须在自身管理上下功夫。通过质量认证,并坚持其有效性,毫无疑问是企业增强素质,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顺便指出,我国的质量认证的做法与国际上的做法相一致。世界各国都把产品质量认证分为自愿性和强制性两种(我国也一样)。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对质量体系实行强制认证的规定,那种认为不取得质量体系认证资格,产品就不能进入国外市场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五. ISO9000族标准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代表着国际上质量管理、质量保证的最高要求,一般企业高不可攀。

实际上,ISO9000族标准同其他的标准一样,都是协调的产物,是为企业界公认、国际统一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最高要求,它所求的是企业进行质量和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基本的和关键的要求。因而,ISO9000族标准的贯彻和质量体系认证并非一定要规模大、素质高、基础好的企业才能完成,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讲,关键是要正确地分析自己质量的现状,找出薄弱环节,精心策划设计,严格按计划进行,直到取得认证证书,保持下去并不断完善。

  六.所谓“企业在认证以前不存在质量体系”

目前,一些企业以为:“企业在认证以前不存在质量体系,申请质量认证还需请专家来重新构建一个质量体系”。

其实,每个企业从产品开发到投放市场,只要能正常运转,客观上就存在一个质量体系,有的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准,只是尚有某些不完善的地方,或没有形成系统文件。推行IS09000族标准只是使原有的体系更规范、更健全、更系统、更完善。企业应从现有的质量体系(无论是文件化的,还是非文件化的)出发,按照标准的要求,建立良性的质量管理运行机制,从而确保顾客能得到满意的产品。所以标准不是天外来客,贯标不是让人们重起炉灶,认证工作并不是高不可攀的。

  七.所谓“企业通过认证即可一劳永逸”

目前,个别企业出于某种需要,被动开展质量认证工作,为取得证书而开展质量认证。在认证通过以前、贯标认证态度积极、认证通过以后则工作消极、把已经建立起来并开始运行的质量体系搁置一边,以为:“通过认证后,企业贯标认证的所有工作已经完成”。这种“一劳永逸”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企业通过了质量认证仅仅表明企业已按IS09000族标准建立并初步实施了比较规范的质量体系,对于企业质量体系的完善和提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企业应按已建立起来的质量体系运行下去,并且不断地改进和提高,从而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事实证明,企业通过质量认证以后,同样要面对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开拓产品市场等问题,如果经营不善,同样会面临倒闭的威胁。

企业认证后产品质量严重滑坡,企业的认证资格同样会被取消。产品质量不稳定,既使通过质量认证,用户也随时会对企业“投不信任票”。最近,国家认可委建立了质量认证稽查制度,对通过认证的企业进行随机的抽查,一旦发现企业末建立并坚持运行质量体系的,不但企业将受到严肃处理,而且其认证机构也要承担责任。所以那种“一劳永逸”的做法不但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而且还可能使企业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