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建工网校 > 造价工程师 > 备考经验

2012年造价工程师《理论与法规》精编笔记集锦二

时间:2012-04-20  来源:建设工程网  编辑:  打印

【免费】在线模拟考场,让考生边学边练!巩固学习效果>>
在线模拟考场,提供自动阅卷评分、全试题解析、考题讨论等功能,帮助学员模拟实战。
【签约保过班】考生第一年考试未通过 第二年免费学习!点击查看>>
造价工程师:全部科目的基础班+习题班+真题解析班+独家班模拟+赠课程+不过重学

第二阶段:在熟悉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大量做题,了解每章自己的薄弱点,专攻薄弱点

根据这么多年的培训经验,我们认为以下一些知识点对于考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

1.名义利率与有效利率的关系

理解名义利率与有效利率首先要理解利率周期和计息周期的概念。计息周期是指计算一次利息的时间;利率周期是指所求有效利率对应的时间。名义利率(r)与有效利率(ieff)的关系可通过计息周期利率(i)来联系。ieff =(1+i)m-1,其中,m为利率周期计息次数;i=r/n,其中n为一年内的计息次数;当n=1时,名义利率与有效利率相等;n越大,有效年利率与名义年利率相差越大。名义利率与有效利率的计算是一个难点,一般有四种题型:(1)已知计息周期利率,计算年利率;(2)已知利率周期的名义利率,计算利率周期的有效利率;(3)已知有效利率,计算名义利率;(4)有效利率的计算与资金等值换算相结合。

2.内部收益率的含义及净年值的计算

IRR的经济含义有几种说法:

(1)内部收益率是投资方案占用的尚未回收资金的获利能力。

(2)内部收益率是项目到计算期末正好将未收回的投资全部收回来的折现率,是项目对贷款利率的最大承担能力。

(3)在项目的整个计算期内,如果按照内部收益率计算,始终存在着未收回的投资,且仅在计算期终了时,投资才恰被完全收回。

(4)内部收益率不是初始投资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盈利率,因而它不仅受项目初始投资规模的影响,而且受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收益大小的影响。

净年值的计算要注意计算结果表示在项目计算期内从第一年到第n年每年年末有等额资金的状况。

3.对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理解

经营风险是由于外部市场的不稳定及企业管理水平而导致的企业利润的不稳定。企业利润越稳定,经营风险越小。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负债而引起自有资金收益率的波动,在财务杠杆的作用下,负债比例越高,财务风险越大。财务杠杆主要是指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例。

4.对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相关概念的理解

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相关概念比较容易混淆,具体见下表。

流动资产  应收账款  预付款项  待摊费用 
流动负债  应付账款  预收款项  预提费用 

流动资产一般表示资金占用,或一项能够给企业带来收益的权利;而流动负债一般表示资金来源,或一项需要企业支出资金的义务。流动资产中,对于存货的理解要与生产过程相结合。存货一般有三种形态: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施工企业施工过程中一些准备安装的设备、在建工程以及已完未交的工程都属于存货范围。

5.营业税计税依据的特殊规定

首先,营业税是价内税,计税营业额包含应缴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其次,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论材料由谁购买,计税营业额中均应包含材料及其他动力物资的价格;

第三,自建自用的房屋不纳营业税(对建设过程免税);而自建房屋对外销售,则建设过程和销售过程需分别缴纳营业税。

第四,转让不动产或土地使用权以增值额为计税营业额。

6.各种承发包模式特点不易区分

各种承发包模式的特点要在理解这种承发包模式的基础上对比记忆其特点。对比结果见下表。

各种承发包模式特点

  7.建设单位计划体系名称相近

建设单位计划体系名称相近  

对于这些计划体系首先要分清他们的层次关系,然后还要了解各计划表格的目的和内容。

8.诉讼时效

对于诉讼时效首先要了解诉讼时效期间的三种情况(2年、1年、4年)分别适用于哪些情形。其次要知道诉讼时效的起算点以及中止、中断时中间时间的计算。此处一般以小案例的形式要求考生计算诉讼时效终止时间。

9.合同效力中,效力待定合同、无效合同及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差别

要理解这几种合同的差别,首先要知道合同有效的条件,包括:合同主体合格、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内容合法以及确定可能。当合同主体不合格时,为效力待定合同;当意思表示不真实时,为可变更可撤销合同;当合同内容不合法时,为无效合同;在此基础上再理解各种合同情形就比较容易记忆。

10.违约责任赔偿损失的界定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在履行义务或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损失赔偿额应相当于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履行合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赔偿损失的界定首先要分析是否给对方造成损失;如果造成损失,要搞清哪些是由于违约行为造成,并且违约方能够预见到的损失。损失赔偿应贯彻损益相当的原则,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支付关系,不应有惩罚性倾向。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