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建工网校 > 物业管理师 > 复习资料

2013年物业管理师考试综合能力基础讲义第一章(4)

时间:2013-05-27  来源:建设工程网  编辑:  打印

【免费】在线模拟考场,让考生边学边练!巩固学习效果>>
在线模拟考场,提供自动阅卷评分、全试题解析、考题讨论等功能,帮助学员模拟实战。
【签约保过班】考生第一年考试未通过 第二年免费学习!点击查看>>
物业管理师:全部科目的精讲班+考题预测班+技巧班+赠教材+不过免费重学

核心内容:为方便广大考生朋友准备2013年的物业管理师考试,建设工程网校特地对基础考点进行了汇总,希望能提高您的复习效率。

第四节成本理论

 

一、基本概念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成本往往是“会计成本”,即厂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作为成本项目计入会计账目上的各项费用支出总和,包括工资、原材料、动力、运输等所支付的费用,以及固定资产折旧和借入资本所支付的利息等。

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不同于会计成本,它是指厂商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支出总和,称为“经济成本”。经济成本除了会计成本,还包括未计入会计成本中的厂商自有生产要素的报酬。这种报酬通常以企业“正常利润”的形式出现,主要补偿企业自有资本投入应获的利息以及企业劳务应得的薪金等。在经济分析中,正常利润被作为成本项目计入产品的经济成本之内,又被称为“隐含成本”。它是组织生产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也可理解为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自有生产要素的机会成本。与此相应,会计成本也被称作“显见成本”。因此,经济成本等于显见成本与隐含成本之和。

当商品的销售收入正好能补偿经济成本时,厂商获得了正常利润。若销售收入超过经济成本,则厂商可获得超过正常利润的经济利润,即超额利润。

以上各种涵义的成本和利润的相互关系可用以下关系式表示:

经济成本=会计成本(显见成本)+隐含成本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隐含成本

二、成本分析

在成本分析中,主要区分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分清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关系。

(一)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总成本TC是指厂商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的成本总和,它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短期内,即在生产规模既定的条件下,厂商不能根据它所要达到的产量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因此总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TFC与可变成本TVC。其中固定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厂房、设备等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即使不生产也必须承担这些费用。可变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所需支付的原材料、燃料、劳动投入等可调整生产要素的费用。可变成本是随产量变动的成本。而在长期,厂商可以根据其预期的产销量对生产规模进行调整。在该时期内,包括固定成本在内的一切成本项目都可以变动,因此长期成本中不存在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区别。

平均成本AC是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的成本,它等于总成本除以总产量。

边际成本MC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它等于增加的成本除以增加的产量。

(二)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原则

1.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总收益(TR)是指厂商销售一定量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总收益等于产品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

平均收益(AR)是指厂商销售一定量产品时平均每一单位产品所得到的收入。

边际收益(MR)是指每增加一单位的产品销售量所增加的总收益。

当产品价格不变时,有平均收益=边际收益=产品价格。但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价格与产量的变动有关,因此收益变动的规律有所不同。

2.利润最大化原则

经济学中的利润是指经济利润(π),它是总收益与总成本(经济成本)的差额。

用公式表示为:

π=TR—TC

当π为正值时,表示厂商不仅获得正常利润,而且还获得超额利润;当π为负值时,表示厂商出现亏损,投入的生产要素不能全部获得补偿;当π为零时,表示收支相抵,厂商可获得正常利润。由于总收益和总成本都是产量Q的函数,故利润也是Q的函数,所以π对Q的一阶导数为零,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此时有:

MR=MC

即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是市场上经营决策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或亏损最小条件)。经济学家和会计师以不同的方法来看待成本,而企业的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应以综合的视角看待成本,既考虑了生产成本,又兼顾了机会成本,从而有利于其决策的科学性。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