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在线模拟考场,让考生边学边练!巩固学习效果>> 在线模拟考场,提供自动阅卷评分、全试题解析、考题讨论等功能,帮助学员模拟实战。 |
【通关班】一级建造师考生第一年考试未通过 第二年免费学习!点击查看>> 全部科目的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精讲班+考点串讲班+真题解析班+模考点评+不过免费重学 |
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概论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通称。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通称为建筑的三要素。
建造房屋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之一,人们最初居住石洞、巢穴。后开始利用天然材料建造各类房屋。在国外,奴隶社会的代表性建筑是古埃及建筑、古希腊建筑和古罗马建筑。中国的封建社会在城市规划、园林、民居、建筑技术与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逐步发展成独特的建筑体系。
建筑可以从使用功能、建筑规模、建筑层数和主要承重材料四个方面进行分类。
建筑物耐久年限分为四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两个方面来决定的,也分为四级。建筑构件的耐火火极限的概念是:建筑构件在规定的耐火实验条件下,对构件进行耐火实验,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构件失去支撑能力或构件出现裂缝或构||件背火面温度升高到220℃时为止的这段时间叫做耐火极限。
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技术复杂的项目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丁图设计三个阶段。
建筑设计的依据主要是空间尺度的要求、自然条件的影响、建筑规范的规定。建筑模数是建筑设计人员必须掌握的一个基本概念,基本模数M=100mm,根据具体使用要求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设计就是要解决建筑物在水平方向各种房间的具体设计,以及各房间之间的关系问题。
决定房间面积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房间的人数及人们使用活动所需的面积,二是房间内家具设备所占面积,三是交通面积。房间的形状选择应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结构、施工、建筑造型、经济、美观等因素,矩形平面是房间的常用形式。门的设计主要考虑到门的数量、宽度、位置、开启方式等问题,窗的设计还要考虑到采光与通风方面的要求。
在设计厕所、浴室、卫生间、厨房等辅助房间时,要熟悉各种设备的尺寸和使用活动所需要的空间,合理地进行布局。
交通联系部分包括走道、楼梯、门厅等。走道按使用功能分为交通型和综合型两种方式。走道的宽度要根据人流通行、走道的性质、安全疏散和空间感受几方面综合考虑。楼梯的设计要妥善处理好楼梯的宽度、数量、形式、位置等问题。门厅的设计要注意位置要明显、面积要适当、功能要明确、交通要方便。
建筑平面组合方式有走道式组合、套间式组合、大厅式||组合、单元式组合和混合式组合。建筑平面组合设计受到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坡地建筑平面有平行和垂直等高线两种布置方式。根据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建筑物南向或南偏东、偏西少许均能获得良好的日照。日照间距是保证房间在规定时间内,能有一定日照时数的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日照间距的计算一般以冬至日正午12时太阳光线能直射到底层窗台为设计依据
第三章 建筑剖面设计
剖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规模大小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来确定建筑各部分在垂直方向的布置。
剖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确定房间的剖面形状与各部分高度;确定建筑的层数;进行建筑剖面的空间组合;研究建筑室内空间处理及空间利用等。
影响建筑剖面形状的主要因素有:房间的使用要求;结构、材料和施工因素以及采光通风等因素。
建筑各部分高度主要指房间净高与层高、窗台高度和室内外地面高莘等。
房间的净高指楼地面到结构层(梁、板)底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间钓距离;层高指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房间的层高与净高一般根据室内家具设备,人体活动、采光通风、气容量、结构层高度及构造方式等因素和经济性与室内空间比蜘要求等来确定的。
影响建筑物层数的确定因素主要有:建筑的使用要求;基地环境与城市规划的要求;结构、材料与施工的要求;防火要求和经济条件要求等。
建筑剖面的空间组合设计是在平面组合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受到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建筑各部分高度及建筑造型等因素的影响。
建筑剖面空间组合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单层的组合形式;多层和高层的组合形式;错层的组合形式。
建筑室内空间视觉处理涉及的内容主要有:空间的形状与比例;空间的体量与尺度;空间的分隔与联系;空间的过渡等。
充分利用室内空间不仅可以增加使用面积、节约投资,而且还可以改善室内空间比例、丰富搴内空间的效果,一般处理手法有:利用夹层空间、房间的上部|空间、结构空间、楼梯和走道空间等。
第四章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
建筑的外观形象包括体型和立面两个部分,它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和平、剖面设计同时进行,并贯穿于整个设计的始终。
建筑体型设计主要是对建筑外观总的体量、形状、比例、尺度等方面的确定,并针对不同类型建筑采用相应的体型组合方式;立面设计主要是对建筑体型的各个立面进行深入刻划和处理,使整个建筑形象趋于完善。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反映建筑物功能要求和建筑个性特征;反映结构、材料与施工技术特点;适应一定社会经济条件;适应基地环境和城市规划的要求;符合建筑美学法则。
建筑造型设计中遵循的美学法则,指建筑构图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如|统一、均衡、稳定、对比、韵律、比例、尺度等,是人们在长期的建筑创作历史发展中的总结。
建筑体型基本上可归纳为两大类:单一体型和组合体型。单一体型是指整幢房屋基本上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简单的几何形体;组合体型是指由若干简单体型组合在一起的体型,常有对称的和不对称的两种组合方式。
建筑体型的转折与转角处理常用的手法有:单一性体型等高处理;主附体相结合处理;以塔楼为重点的处理。
复杂建筑体型中各组成体量问的连接方式主要有:直接连接;咬接;以走廊或连接体连接。
第五章 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的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和构造方法的学科。构造设计是建筑平、立、剖面设计的继续和深入,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技术经济和艺术造型要求提供合理的构造方案和构造措施。构造图是建筑施工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幢建筑主要由基础、墙和柱、楼地层、楼梯、屋顶、门窗等六大部分组成,它们处在不同的位置,起着不同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自然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影响建筑构造的主要因素可概括为:环境因素、物质技术条件和经济技术条件等因素。
构造设计同样应遵循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具体说就是要满足功能的要求,确保结构坚固、安全,注意建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适应工业化的发展,并使建筑美观大方。
保温、隔热、隔声和节能是建筑构造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的具体使用要求和外部环境条件,针对不同的围护构件,选择合理的材料和构造措施。
第六章 基础和地下室
地基是建筑物下部承担建筑总荷载的那部分土层,它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均匀的传给地基。
地基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一般工程宜优先选用天然地基。当需采用人工地基时,其常见的加固方法主要有压实法、换土法和打桩法。
基础按其所用材料及受力情况不同有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按构造形式不同有独立基础、条形基础、井格基础和满堂基础等。
基础的埋置深度是指从室外地坪到基础底面的距离。当埋深大干5m时称深基础。小于5m时称浅基础。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主要有土层构造、地下水位高低、冰冻深度大小以及有无相邻基础等。一般工程应尽量浅埋。
由于地下室的外墙、底板受到地下潮气和地下水的侵蚀,因此必须做|好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处理。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做法选择主要取决于是高地下水位与地下室地面标|高的关系。防水处理主要有卷材防水和防水混凝土防水等几种。
第七章 墙 体
墙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承重、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墙有内墙与外墙、纵墙与横墙、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之分。按其材料的不同,有砖墙、石墙、土墙、混凝土墙以及砌块墙等。按构造和施工方式的不同有块材墙、板筑墙和板材墙之分。作为墙体,必须满足结构、保温、隔热、隔声、防火,以及适应工业化生产等方面的要求。
墙的应用很广,它是以砂浆为胶结材料,将砖按一定的规律和原则组合而成的砌体。
分实体墙和空斗墙两种。墙体的构造要着重注意细部处理,如墙脚、窗台、门窗过梁、墙身加固以及变形缝等。外墙的墙脚又称勒脚,墙脚部位须设防潮层,勒脚的外部要做明沟或散水,将地面积水排离建筑物。变形缝有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
隔墙和隔断都是分隔空间用的非承重构件。隔墙有骨架隔墙、块材隔墙和板材隔墙等。
隔断有屏风式隔断、花格式隔断、移动式隔断及玻璃隔断等多种形式。
墙面装修对保护墙体,改善墙体的使用功能和建筑空间环境条件,以及增加建筑物的美观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内墙装修和外墙装修之分。按其构造和施工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抹灰类、贴面类、涂料类、裱糊类和铺钉类等类型的装修做法。
第八章 楼地层
楼板层是建筑物中用来分隔空间的水平构件,也是承重构件,并对墙体起水平支撑作用。它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及隔声、防火、防水等能力,同时还应满足美观、经济和建筑工业化等方面的要求。楼板层主要由面层、结构层和顶棚层组成,根据使用要求,还可增设附加层。钢筋混凝土楼板按施工方式不同有现浇整体式、预制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三种类型。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有板式楼板、梁式楼板和无梁楼板;预制钢筋}昆凝土楼板有实心平板、槽形蔹和空心叛等,装舰整俸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有叠合楼板、密肋填充块楼板等。
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细部构造有板的搁置构造、板缝处理和楼板上立隔墙的处理等。
地面是建筑物底层与土层相接触的水平构件,它主要有面层、垫层和基层组成,必要时可增设附加层。地面按面层材料形式和施工方式不同有整体浇注地面、|板块地面、卷材地面和涂料地面。
顶棚有直接式顶棚和悬吊式顶棚两种类型。直接式顶棚有直接|喷刷、抹灰和贴面三种形式。悬吊式顶棚一般由吊筋、龙骨和面层组成,面层可抹灰而成,也可用木质板材、矿物板材、塑料板材或金属板材铺钉而成。
楼板层和地面变形缝的位置应与墙身变形缝一致,变形缝处应做好填缝、封缝和盖缝处理。
阳台有挑阳台、凹阳台、半凹半挑阳台以及转角阳台。阳台的结构布置应合理,栏杆与扶手、阳台板等应有可靠的连接,并应做好阳台面的排水处理。
雨篷多采用悬挑式,有板式和梁板式两种结构形式。雨篷应做好防水和排水处理。
第九章 楼梯
楼梯是建筑物中楼层间垂直交通联系的构件,应满足交通和疏散要求,还应符合结构、施工、防火、经济和美观等方面要求。楼梯由梯段、平台和栏杆扶手组成。
楼梯坡度既要便于通行,又要节省面积,一般不宜超过38……踏步尺寸与楼梯坡度、人脚长度、人的步距等有关。楼梯平台深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00mm,平台净高不应小于2000mm.楼梯底层中间平台下做通道而平台净高不满足要求时,可采取降低梯问地坪、增加第一个梯段的踏步数量或两者结合的办法解决。
钢筋混凝土楼梯有现浇整体式和预制装配式两类。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有板式和梁式两种结构形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的预制构件有小型、中型和大型,其中,中、小型预制构件应用较广。 小型构件装配式楼梯的预制踏步有三角形、L形和一字形三种形式,预制踏步的支承方式有梁承式、墙承式和悬挑式等。平台板可采用预制空心板、槽形板等。中型构件装配式楼梯的预制梯段有板式和梁式两种结构形式。平台梁和平台板可预制成一个构件,也可分开预制。预制梯段与平台梁应有可靠的连接。
楼梯踏步面层应耐磨、便于行走且易于清洁,踏面通常应做防滑处理。楼梯栏杆有空花栏杆、栏板式栏杆和组合式栏杆三种形式,扶手有硬木、塑料和金属扶手以及各种抹面或贴面扶手。栏杆与扶手、梯段应有可靠的连接,并应做好扶手转弯处理。
室外台阶和坡道均为建筑物入口处连接室内外不同标高地面的构件。台阶和坡道应坚固耐磨,具有较好的耐久性、抗冻性和抗水性。
电梯和自动扶梯都是用电作为动力的垂直交通设施。电梯应注意井道防火、通风、防潮或防水和细部构造,以及机房的隔声、防火、防水和保温隔热等构造。
第十章 屋 顶
屋顶是建筑物的承重和围护构件,由面层、结构层和顶棚等组成。
屋顶依其外形不同有坡屋顶、平屋顶和曲面屋顶等。
常用的平屋顶坡度一般小于5%;坡屋顶的坡度一般大于l0%;曲面屋顶形式多样,坡度随外形变化而变化。
屋顶的排水方式主要有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两大类。有组织排水又有内排水和外排水之分。屋顶的坡度形成主要有结构找坡和材料找坡两种方法。
屋顶的防水按材料性质不同分为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刚性防水系指用防水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做成的。柔性防水常选用油毡卷材、高分子合成卷材、橡塑卷材等铺设和粘结而成。
柔性防水屋面主要应做好檐口、泛水和雨水口处的细部构造处理。刚性防水屋面由于热胀冷缩或挠曲的影响,常使屋面产生裂缝而渗水,所以构造上要求对这种屋面应作隔离层或分格缝。
屋顶的保温材料常用多孔、轻质的材料,如炉渣、膨胀珍珠岩等。其位置一般分为结构层上、结构层下或结构层之间等做法。平屋顶的隔热措施主要有通风隔热、反|射隔热、植被隔热、蓄水隔热等。
坡屋顶的承重结构有山墙承重、屋架承重和梁架承重等。平瓦屋面基层有冷滩瓦做法、|屋面板做法以及挂瓦板做法等。瓦屋面的檐口、天沟、山墙以及泛水等应做好细部构造处理。
第十一章 门和窗
建筑中常见的门窗有木门窗、钢门窗、铝合金门窗及塑料门窗等类型。本章重点讲述的是平开木门、木窗以及钢门窗的构造。
木门窗的安装方法有立口法和塞口法两种,目前多用塞口法施工。木门窗框与洞口四周应通过预埋木砖用长钉牢固连接,或通过预埋铁脚、螺栓直接圊定。每边的固定点不少于两个,其间距不应大于1.2m.
木门窗框靠墙体的一侧,为防止因受潮引起的变形,须开设背槽,并做防腐处理。门窗框的墙缝应用砂浆填实,标准较高的还可钉木压条,贴脸或筒子板。
外开窗的上口和内开窗的下口,是防雨的薄弱环节,常设置披水板、滴水槽、排水孔等,以防止雨水向室内渗透。
钢门窗料有实腹式和空腹式两种类型,空腹式又分京式和沪式两种。钢门窗的安装应采用塞口法,门窗框与洞口四周用铁脚牢固连接,钢门窗玻璃的安装与木门窗不同,一般用弹簧夹子或钢皮夹子固定,并嵌油灰。普通门窗的玻璃一般采用3mm厚平板玻璃。
当钢门窗洞口较大,而不能直接选用基本单元时,应采用组合门窗,即用横、竖拼料将基本单元拼合成能适用于较大洞口的钢门窗。拼料支承着整个门窗,并保证钢门窗的刚度和稳定性。
夏季炎热地区,窗口常有一定的遮阳措施,常用窗遮阳板的形式有水平式、垂直式、综合式和挡板式四种基本类型。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