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强化测试题(1)

时间:2013-11-04  来源:  编辑:  打印

【免费】在线模拟考场,让考生边学边练!巩固学习效果>>
在线模拟考场,提供自动阅卷评分、全试题解析、考题讨论等功能,帮助学员模拟实战。
【通关班】一级建造师考生第一年考试未通过 第二年免费学习!点击查看>>
全部科目的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精讲班+考点串讲班+真题解析班+模考点评+不过免费重学


事件三:

工程进展到第18层室内装修中,劳务分包方作业人员直接从窗口向外乱抛垃圾造成施工扬尘,工程周围居民因受扬尘影响,纷纷找到项目经理交涉要求立即停止施工,有的向有关部门进行了投诉。

问题:

1.分析事件一中部分框架柱混凝土出现较为严重孔洞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处理?

2.分析事件二产生安全事故的原因?

3.说明事件二安全事故发生后,企业逐级汇报安全事故的时限是怎样规定的?

4.针对事件三的扬尘事件,项目经理应如何协调和管理?

【案例一】答:

1.原因:(答出一条给1分,全部答出给2分)

①混凝土坍落度及和易性不好;

②混凝土浇筑时振捣不当;

③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规定要求,且未采取措施,导致混凝土离析.

处理:(答出一条给1分,全部答出给3分)

① 在框架柱孔洞处支模并支撑牢固;

②凿掉不密实的混凝土并凿成斜形外口向上;

③用清水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72h;

④用高一级别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捣实养护。

2.原因:

①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技术知识,对易挥发的施工材料未进行严格管理,没有采取通风措施,使大量的混合气体聚集浓度很高,遇明火发生爆炸;(2分)

② 作业人员缺乏在特殊环境下安全操作的基本的常识,在易燃、易爆气体浓度很高的情况下,动用明火作业;(2分)

③该企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到位,没有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叉作业协调管理不力。(1分)

3.时限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项目经理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2分);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h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2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时间不得超过2h(1分)。

4.项目经理协调和管理:(打出一条给1分,全部答出给5分)

①向居民作好解释工作,避免以后施工过程中类似事件发生,取得居民谅解。

②及时和当地环保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等有关单位联系沟通,取得其理解和支持。

③加强劳务分包作业队伍管理、教育,提高劳务队伍环保意识,按分包合同规定对劳务分包方进行处罚。

④要求分包采取袋装措施,垃圾装运下楼。

⑤加强对本单位管理人员教育,提高现场监管力度。

(三)背景资料

某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如下所示,假定各项工作均匀速施工。由于工作B、工作L、工作H为采用特殊工艺的施工过程,涉及某专利技术的采用,故这三项工作只能由某一特定的施工队来完成。

 问题:

1.在不改变原施工进度计划总工期和工作间工艺关系的前提下,如何安排工作B、工作C、工作H这三项工作比较合理,试计算此时该专业施工队从进场到出场最短需要多少时间,其中最少的间断工作时间多少个月。

2.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工程前期进展拖延,第10月初对工程实际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发现,G工作刚刚开始,其他工作进展均后延4个月。现业主方要求仍按原计划时间竣工,施工单位将工作G、H、L划分为两个流水段组织流水作业,具体数据见下表:

试问G、H、L三项工作的流水施工工期为多少?能否满足业主提出的按原计划日期竣工的要求,简述理由。

【案例四】答:

1.由网络图可知,B工作自由时差为1天,C工作自由时差为8天,H工作在关键线路上,总时差为0。在不影响总工期和工作间工艺关系的前提下,B工作和C工作的开始时间均应后延,B工作以不影响E工作正常开始为准,即1月末开始施工,其次开始C工作,然后间断施工,待G工作施工完毕后,再开始H工作的施工。

施工顺序为:B—C—H

该专业施工队从进场到出场最短需要时间为:14个月,其中间断时间为5个月。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