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环评工程师考试试题技术方法部分

时间:2011-05-24  来源:  编辑:  打印

【免费】在线模拟考场,让考生边学边练!巩固学习效果>>
在线模拟考场,提供自动阅卷评分、全试题解析、考题讨论等功能,帮助学员模拟实战。
【VIP保过班】考生第一年考试未通过 第二年免费学习!点击查看>>
环境影响评价师:全部科目的精讲班+考题解析班+串讲班+模考班+不过重学

6两个排气筒高度分别为25m及30m,距离为40m,排气筒的污染物排放速率分别为0.53kg/h及2.90kg/h,则等效排气筒的排放速率是(D)

A、2.27 B、1.83 C、2.90 D、3.43

7、空气动力噪声防治方法

B安装消声器

8布袋除尘器的原理

A、惯性 B、离心 C、过滤 D、

9采用氧气测定法初级生产量,下面属于净初级生产量是(A)。

A、LB-IB

B、IB-DB

C、LB-DB

D、IB- LB

10不能够进安全填埋场的是:(C)

A含水率低于75%的污泥

B含Cu Cr的固废

C 医疗垃圾

D含氰化物的固废

11、已知饱和溶解氧浓度为9mg/l,实测的溶解氧浓度为10mg/l,溶解氧标准值为5mg/l,求DO的标准指数。(B)

A -0.25 B 0.25 C和D记不清了。

12、应按()计算危险化学品的泄漏量

A、95%可信事故;B最大可信事故

13、以下哪些物质适合C=C0EXP(-KT)进行预测(A)

A、密度小于1或等于1的溶于水有机物

B、吸附态的有机物

C、重金属

D、密度大于1的有机物

14、某一河流DO的质量标准为5mg/L,排污口及下游13km监测DO浓度分别为5.0及5.5mg/L,其中间出现临界氧污点。对项目污染物排放对河流影响描述正确的是:(B)

A、该河流DO水质可达标

B、该河流DO水质部份河段超标

C、排污口下游两公里超标

D、

15、有一锅炉最大耗煤量为2000kg/h,燃料中煤进入煤渣量为6kg/h,煤含硫量为1.5%,采用湿法除尘脱硫,脱硫效率为60%。那么项目SO2最大排放速率为:(B)

A、

B、19.2

C、24.0

D、21.6

(二)多选

1、生态环境现状类比调查时候应该考虑的因素(ABCD)

A工程性质相同

B工程规模相当

C 记不得了

D类比工程已经稳定运行一段时间

2公路建设项目能够减少占用耕地的方法是(ABC)

A、优化选线 B、高填方路段边坡收缩 C、以桥代填 D、编制基本农田保护方案

3、生态环境影响应当重视(ABCD)

A潜在影响 B间接影响 C 区域性影响 D、直接影响

4、下面哪些属于无组织污染源(ABCD)

A工棚

B车间

C高度小于15m的烟囱

D物料堆放处

E烟囱高度为20m的锅炉

5、垃圾填埋场防渗层受什么影响(ABC)

A断层

B断裂

C地下水水位提升

D地下水的流向改变

6、污水处理的事故池,可以用于以下那些情况下的临时贮存(ACD)。

A、生产工艺废水事故排放

B、危险化学品泄露

C、污水站

D、循环冷却水事故排放

7、下面属于重大影响类的(ABD)

A跨流域 B跨区输变电 C市区道路改建 D工业区建设

8、污泥稳定的方法(ABC)

A厌氧消化

B好氧消化

C化学稳定和混合

D污泥脱水

9、环评中,联合频率可用于预测(ABC)浓度。

A.年平均

B.季平均

C.日平均

D.小时平均

湖泊水库完全混合模式是?

一维?二维?零维?三维?一维啊,一阶动力常数等条件

多选的第6题,循环冷却水,如果是间接冷却水事故排放可以排入事故池,然后再利用。如果是直接冷却水由于有一定的污染物必须暂时排入事故池然后处理后排放,所以本人觉得应该选上。书上好象找不到答案。

景观生态评价,模地指标

大气扩散参数测定

我看了以前的课本,可惜答错了,漏了一项全选

评价区为工业区,需向不稳定方向进行提级计算的大气稳定度为

A.A级 B.A、B级 C.C级 D.D、E、F级 (选C、D)

公式中A=RKLSCP中的A指

A土壤侵蚀量 B? C? D侵蚀模数 选A

有风点源正态烟羽扩散模式中与下风向地面轴线浓度成线性关系的为

排放量?扩散参数?平均风速?

某烟气抬升高度公式的U指?

排气筒出口处平均风速?排气筒出口烟气排出速度?

从河流A的上游调水至河流B的中游,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为

A河流A的上游 B河流A的中下游 C河流B的中下游 D所流经的沿线区域

形成热力内边界层的条件为

A朝岸流 B海洋陆地? C离岸流 D有大面积水域紧靠大陆

离排放点20米时的浓度下降了50%,则离排放点40米处的浓度下降了多少?

A? B75% C80% D? 选75%

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有: 全选

A.洁净燃烧技术 B.高烟囱烟气排放技术 C.烟粉尘净化技术 D.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