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在线模拟考场,让考生边学边练!巩固学习效果>> 在线模拟考场,提供自动阅卷评分、全试题解析、考题讨论等功能,帮助学员模拟实战。 |
【课程推荐】网校开设基础学习班、习题精讲班、冲刺串讲班!点击查看>> 安全工程师:由建筑辅导界享有盛誉的权威专家授课,24小时专家在线答疑,7天内免费退换课! |
1.( )中将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地数量等于或超过( )的单元。
A.《重大危险源辨识》,临界量
B.《重大危险源辨识》,临界值
C.《安全生产法》,临界量
D.《安全生产法》,临界值
答案:A
解析:《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2.如果一种危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事故后果相差悬殊,则按后果最严重的事故形态考虑,这是( )。
A.最大危险原则
B.概率求和原则
C.重大危险源原则
D.最小伤害原则
答案:A
3.重大危险源控制的( )是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
A.意义
B.目的
C.依据
D.作用
答案:B
解析:预防重大事故发生是我们进行重大危险源控制的最根本的目的。
4.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实施时间是( )。
A.2001年12月1日
B.2001年1月1日
C.2001年4月1日
D.2002年12月31日
答案:C
解析:时间的概念必须要清楚清楚不能有错误。
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重大危险控制系统的( )。
A.结论
B.结果
C.内容之一
D.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D
解析:在重大危险源经过了辨识和确认,并经过了风险评价后,最终要进行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的演练实行,做到防患于未燃。
6.造成重大工业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既与危险品的( )有关,又与设施中实际存在的( )有关。
A.固有性质、危险品数量
B.大小、体积
C.大小、形状
A.类别、位置
答案:A
解析:危险品的固有性质和数量,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
7.1993年6月第8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将“( )”定义为:在重大危害设施内的一项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的、突发性的事故。
A.重大危险源
B.重大事故
C.重大危害设施
D.特大事故
答案:B
解析:1993年6月第8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将“重大事故”定义为:在重大危害设施内的一项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的、突发性的事故,如严重泄漏、火灾或爆炸,其中涉及到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并导致对工人、公众或环境造成即刻的或延期的严重危险。对重大危害设施定义为:不论长期地或临时地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或多类危险物质的设施(不包括核设施、军事设施以及设施现场之外的非管道的运输)。
8.我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0)中将单元定义为: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 )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A.300米
B.200米
C.500米
D.100米
答案:C
解析:数字答案一定要记牢。
9.欧共体在1982年6月颁布了( )。
A.《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
B.《塞韦索法令2》
C.《关于报告处理危害物质设施的报告规程》
D.《重大工业事故控制规程》
答案:A
解析:欧共体在1982年6月颁布了《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简称《塞韦索法令》。
10.1988年,IL0出版了( )。
A.《过程安全管理标准(RMPR)》
B.《重大危险源控制手册》
C.《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实施细则》
D.《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和建议书
答案:B
解析:1988年,IL0出版了《重大危险源控制手册》。1991年,ILO出版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实施细则》。
建设工程网校整理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