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建工网校 > 安全工程师 > 复习资料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冲击地压(岩爆)预防技术

时间:2010-10-22  来源:  编辑:  打印

【免费】在线模拟考场,让考生边学边练!巩固学习效果>>
在线模拟考场,提供自动阅卷评分、全试题解析、考题讨论等功能,帮助学员模拟实战。
【课程推荐】网校开设基础学习班、习题精讲班、冲刺串讲班!点击查看>>
安全工程师:由建筑辅导界享有盛誉的权威专家授课,24小时专家在线答疑,7天内免费退换课!

  3.冲击地压(岩爆)预防技术

  (1)冲击地压(岩爆)现象及特点

冲击地压(岩爆)是井巷或工作面周嗣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的一种以突然、急剧、猛烈的破坏为特征的动力现象。根据原岩(煤)体应力状态不同,冲击地压(岩爆)可分为3类:重力型冲击地压、构造应力型冲击地压、中间型或重力-构造型冲击地压。

冲击地压(岩爆)的特点:

1)一般没有明显的预兆,难于事先确定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冲击强度;

2)发生过程短暂,伴随巨大声响和强烈震动;

3)破坏性很大,有时出现人员伤亡。

  (2)冲击地压(岩爆)的预测方法

目前,冲击地压(岩爆)的预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钻屑法。钻屑法是通过在煤体中打小直径(42-50 rnm)钻孔,根据排出的煤粉量

及其变化规律以及钻孔过程中的动力现象鉴别冲击危险的一种方法,目前在我国应用较普遍。钻屑法是我国《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用的冲击危险程度监测和解危措施效果检验的主要方法。

2)声发射和微震监测方法。声发射监测的过程主要是对冲击地压前兆信息的统计,冲击危险的判别依据是能率、事件频度及其变化规律,单个声发射事件的幅度、延续时间、频率等参数作为判别冲击危险的参考指标。

3)综合指数法。综合指数法是在进行采掘工作前,首先分析影响冲击地压发生的主要地质和开采技术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各个因素对冲击地压的影响程度及其冲击危险指数。然后综合评定冲击地压危险状态的一种区域预测方法。

  (3)冲击地压(岩爆)的防治措施

根据发生冲击地压的成因和机理,防治措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防范措施;另一类是解危措施。

1)防范措施。防范措施主要包括:预留开采保护层;尽量少留煤柱和避免孤岛开采;尽量将主要巷道和硐室布置在底板岩层中;回采巷道采用大断面掘进;尽可能避免巷遭多处交叉;加强顶板控制;确定合理的开采程序;煤层预注水,以降低煤体的弹性和强度等。

2)解危措施。冲击地压(岩爆)解危措施包括卸载钻孔、卸载爆破、诱发爆破和煤层高压注水等。

 整理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热门点击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堂
联系我们

招生方案免费试听快速选课